公司新聞
聯系人:俞經理
電話:025-85581709
手機:13809042500

掃描二維碼
關注科進公眾號
互聯網+免費模式是顛覆還是虛假繁榮?
作者:南京科進 瀏覽:116 發布時間:2015/10/23 10:41:11 在商業世界里提供免費的服務和產品并不是信息技術發展起來后才有的,也不是互聯網時代的專利。免費試用從而購買正品;設備免費服務收費;免費報紙期刊以廣告為生等等這些模式都由來已久了。然而,如今在互聯網創業熱潮中免費模式愈演愈烈,不顧前提也不計后果地實施免費事實上很容易成為給自己挖的坑,并還有可能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免費令人浮想聯翩為什么如今互聯網創業如此鐘愛免費模式?從在線資訊、信息數據到各種在線服務、軟件功能甚至硬件產品你都能找到免費的。雖然海外不少觀察家從社會學的角度熱烈地看好免費文化、共享文化,然而他們所設定的價值轉移范圍并非局限在商業環境中,而是整個社會環境。也就是說免費模式最終即便沒有通過其他形式獲得商業利益,它仍具有積極的社會價值,因而值得鼓勵。但以商業利益為目的的創業者們在實施免費模式時可不是這樣計劃的。
相比低價而言,免費意味著無成本無代價,消費者不再需要耗費時間去權衡成本與收益,整個消費決策過程因此少了這一環節,因而令決策變得容易和快捷得多。這是從消費者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免費效應。
那么,對以獲得商業利益為根本目的的創業者而言,為何要提供免費產品和服務呢?消費者的關注點更傾向于自己付出的“代價”,這包括支付金錢的代價,也包括權衡得失做出購買決策而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而商業創業者的關注點卻壓倒性的放在了“回報”上。所有提供免費產品的創業者都在期待一個超出他們所提供產品價值本身的更大的回報,這個回報究竟有多大體量,因為往往很難在當時計算清楚,而令創業者們浮想聯翩。一個相對真實但有限的空間相比一個無限想象的巨大空間你會選擇哪一個?
這種“不確定性”也令創業者背后的風險投資人浮想聯翩。所有的投資人都在談論“想象空間”、“未來可能性”。這種充斥于當下的投資理念對創業者實施免費模式給予了極大的助推作用。這就好像你拿著一塊已經做得十分可口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蛋糕去找投資人,不如拿著畫在紙上但看上去卻大很多的蛋糕能吸引投資人的注意。至于這個紙上的蛋糕到底能不能被做出來已經變得沒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能不斷得把它畫得更大。
成為顛覆者的必由之路?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西方發達國家排擠競爭對手的低價傾銷行為是有法律后果的。以低于成本價銷售產品用以短時間內擊垮其他競爭者,意圖占據壟斷地位被認為是擾亂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的不正當商業競爭,因而可以被追究法律責任。
然而卻沒有法案來限制免費模式擾亂市場的行為,為什么呢?這是因為以往法案的立場更多在于限制大企業,保護新進入者和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而如今采用免費模式掠奪市場的往往是新創公司,絕大多數情況下新創公司開始推出免費產品搶占客戶之初,他們在整個競爭環境中處于弱勢,遠遠談不上形成壟斷地位。但一個免費、一時免費不要緊,個個都號稱永久免費,這一來擾亂市場是顯然的。只是如今,人們不認為這是擾亂市場而稱之為“顛覆性創新”。
不可否認確有不少互聯網公司創造了一系列顛覆性效果,也正因為這些已經崛起的商業英雄,令更多的創業者前赴后繼。但未必互聯網+免費模式就一定能成為顛覆者。實際上,褒義色彩的顛覆性創新和貶義色彩的擾亂市場有本質區別,究竟是不是顛覆性創新,其實判斷起來并不難。我們可以簡單地通過成本、效率、可持續性三個維度去比較。
相關標簽:彩色經顱多普勒檢查
下一篇:規范醫療行為是調價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