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聯系人:俞經理
電話:025-85581709
手機:13809042500

掃描二維碼
關注科進公眾號
互聯網+醫療為病患提供多種解決方案
作者:南京科進 瀏覽:585 發布時間:2015/5/25 15:29:54 智慧醫療是互聯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將患者、醫務、保險、研究等各醫療組成部分緊密聯系起來,為醫療工作者提供更便利,更實在的醫療服務。其可以解決各方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社會、機構、個人共贏,為醫療產業運行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行業看點如下:
1)智慧醫療布局不僅符合我國人口老齡化、慢病化的健康結構需要,且可通過提高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降低醫保壓力;
2)政府扶持力度大,要求實現全員人口信息、電子病歷和電子健康檔案三大數據庫基本覆蓋,同時形成業務應用系統的互聯互通和業務協同;
3)智慧醫療仍處于行業發展初期,面臨廣闊的藍海市場,規模或超千億。
醫院信息化廣度和深度提升潛力較大。醫院信息化的核心是基于患者數據的電子病歷EMR。從廣度來看,我國EMR滲透率約為50%,美國為90%;從深度來看,我國達到4級水平的EMR僅占2%,美國為68%。我國EMR無論是在開拓新市場還是深挖現有市場潛力方面都有巨大的增長空間。醫院優先建設EMR,其他信息系統的滲透率更低,市場空間更廣。2013年我國醫院信息系統市場規模約為70億,未來市場容量將達到350億。
醫療區域信息化政府建設為主,仍存在百億建設空間。全球市場規模在2015年或將達到223億美元。美國HITECH法案提出將在2015年前投入190億美元來促進衛生信息交換及有效使用電子健康檔案,使得其區域及國家衛生信息化快速發展,2015年美國市場規模有望過93億美元;在國內,2009-2014年間不斷升華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的規劃,預計2016年國內區域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將達到25億元。目前已經建成的省級平臺數量超過30%,預計隨著行業標準的出臺和政府大力投入的支持,僅市場建設空間就將達到百億量級。
健康管理處于發展初期,重心在變現模式、流量入口及協同效應。健康管理市場潛在空間在千億量級,且隨著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未來醫保有望成為健康管理最大的支付方和推動力;互聯網+醫療這種新型的,智能的醫療模式恰恰充分利用了互聯網信息,提供了多種醫療解決方案,并且著可穿戴醫療設備的興起和智能家用醫療器械的普及,院外健康監測設備也將逐漸成為數據流量入口;健康管理最終是要落腳到醫療服務,從而與醫院信息化、區域信息化平臺等相互協同。
上一篇:垂直電商醫械采購平臺對市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