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聯系人:俞經理
電話:025-85581709
手機:13809042500

掃描二維碼
關注科進公眾號
醫療器械智能化還有待技術突破
作者:南京科進 瀏覽:306 發布時間:2015/4/20 13:41:31 近年來智能手表越來月成為人們追捧的熱銷產品,但是目前智能手表包含在內的健康醫療設備普遍存在健康功能不齊全,智能提供碎片化的數據統計分析。在15日開幕的2015國際醫療電子與個人健康管理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醫療健康展”)上,可穿戴設備健康產品成為人們目光的焦點。展會上企業帶來各種智能產品讓我們看到了可穿戴健康設備的火熱,但是另一方面這些可穿戴的健康產品卻存在“叫好不叫座”的隱憂。
“智能手表很新潮,去年我就買過幾款,去跑步的時候監測運動距離和卡路里,但新鮮度都只有幾天,現在已經‘壓箱底’了。”在展會上獵奇智能手環的市民李先生向記者表示。他表示,目前智能手環、手表等都只是提供碎片化的數據記錄,難以提供實質性的健康服務。此外,可穿戴設備兼容性不足、電池續航能力差,有些產品過分依賴手機,都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深圳市中瑞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汪遠思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表示,現在互聯網、健康、醫療、可穿戴這幾個詞很火,而這幾個很火的詞加在一起就更火了,于是很多的企業紛紛生產可穿戴的健康產品和移動醫療產品,但目前這些產品的一個大問題就是“用戶黏性差,很多使用不超過一個月就不會再用了。”他曾經買過幾個手環、手表,也都使用不超過一個月。
華為終端創新總監蔡緒鵬也介紹,華為曾做過一個調查,市場上的智能手環是無用的,都戴不過一個月。《2014智能可穿戴市場白皮書完整報告》顯示,42%的手環用戶目前已經不再使用產品。近一半用戶在1個月內流失,3個月內流失的比例高達86.9%。用戶黏性差、難以堅持使用成為目前可穿戴健康設備發展最大的瓶頸。
為何可穿戴健康產品難以堅持使用呢?汪遠思表示,這主要在于智能手環、手表等可穿戴健康產品目前收集的還只是一些膚淺的健康數據,并沒有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沒有深入吸引消費者把這些數據與自己健康和日常生活串聯起來,加上一些年輕的消費者也并不關心自己的健康數據。因此,這樣的健康產品很難有長期的使用效果。因此,他指出,可穿戴健康產品的研發應該針對慢性病患者等剛需人群,有需求才會有市場,而且用戶也會具有依賴性。比如去年美國一款可穿戴產品血糖儀市場銷售額是62億美元,是美國所有智能手環的6倍。
目前可穿戴健康設備酷炫的成分更多,而對產品的醫學準確性和專業性要求很低。中興合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明宇表示,可穿戴健康產品必須能在慢性病管理、睡眠監測等方面具有可服務的屬性,在帶來使用的即時性和連續性的同時,還必須以有效性和安全性作為支撐,這就要求產品必須是醫用級的,醫生能夠接受的。因此,在他看來,移動醫療的革命極大依賴于技術創新,尤其是傳感器技術,只有具有創新性技術的可穿戴健康產品才會吸引投資者和用戶。
上一篇:亞洲醫療器械增長勢頭良好
下一篇:山東啟動五類醫療器械行業整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