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聯系人:俞經理
電話:025-85581709
手機:13809042500

掃描二維碼
關注科進公眾號
廣東水產品檢出禁用藥物 餐飲四分之一樣品不合格
作者:南京科進 瀏覽:76 發布時間:2016/5/3 11:46:15 廣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4月29日通報了2015年及2016年1月份對廣東省內水產品質量安全抽檢結果。在流通環節,抽檢的水產品樣品有近五分之一不合格,而餐飲環節有近四分之一的抽檢樣品不合格。
為此,廣東省食藥監局29日約談了35家水產品銷售企業和76家經營水產品的餐飲服務單位。
圣子、黃骨魚合格率低
據通報的抽檢結果,2015年7-8月,廣東省食藥監局在廣州、汕頭、佛山、惠州、陽江、湛江、潮州共7個市對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連鎖超市等場所銷售的水產品進行了抽樣檢驗,共抽檢水產品250批次,總體合格率為82.4%。合格率最低的是貝類,只有61.4%。其次是魚類,合格率為86.1%。
今年1月,廣東省食藥監管局又對餐飲服務環節開展專項監督抽檢,全省共抽檢水產品360批次,不合格97批次,總體合格率為73.06%。當中,有的合格率相當低,圣子的合格率僅為38.64%,桂花魚的合格率僅為65.25%,黃骨魚的合格率僅為29.17%。
氯霉素、孔雀石綠被濫用
據悉,不合格項目中主要檢出了孔雀石綠(含隱性孔雀石綠)、氯霉素、呋喃唑酮代謝物AOZ等禁用藥物。
比如,在冼村路的漁民新村,桂花魚和圣子皇樣品中就分別檢出了隱性孔雀石綠和氯霉素;在機場路的御口福,桂花魚樣品中則檢出氯霉素;在三元里的東江大酒店,抽檢的桂花魚樣品中檢出隱性孔雀石綠。
漁民新村與東江大酒店的不合格水產品都是自購于黃沙水產交易市場。御口福的不合格水產品則是自購于廣州荔灣區浩江水產品商行。
問題到底出在哪個環節?據悉,監管部門對餐飲企業抽取水體樣品123個,發現大部分都沒有添加藥物,只有少部分餐飲企業在水體中加入少量的氯霉素,檢出率為9.76%。由此可見,違禁藥物的主要來源不一定是餐飲企業的主動行為,可能是水產品在生產和流通環節中帶入的。
廣東省食安辦副主任、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吳圣明表示,當前水產品流通渠道層次多且結構復雜,水產品交易及周轉次數頻繁。在運輸環節,經營者為減少水產品的病害死亡,往往存在濫用禁用藥物的情況;在批發零售環節,有的為了賣相更好,甚至使用甲醛等有毒化學防腐劑和孔雀石綠等違禁化學產品;而在餐飲環節,也存在使用違禁藥物的行為,以使水產品賣相更新鮮。
近期還將開展專項整治
吳圣明在約談水產品經營者時透露,近期廣東省還將再次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水產品生產經營者要進一步提高對水產品質量安全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認真查找水產品檢測不合格的原因,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
相關標簽:超聲骨密度儀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