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聯系人:俞經理
電話:025-85581709
手機:13809042500

掃描二維碼
關注科進公眾號
醫藥健康行業的公眾信任度下滑,原因何在?
作者:南京科進 瀏覽:89 發布時間:2015/12/1 11:45:43 “近年研究趨勢表明,中國人對媒體的信任度高于全球公眾對媒體的信任度,但是對醫藥行業的信任度,卻低于全球公眾對于醫藥行業的信任度。”11月28日,在第十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上,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所長李希光表示。
中國健康傳播大會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和清華大學于2006年共同發起。該大會由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中國人口宣教中心等機構聯合主辦,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承辦。
報告顯示,中國公眾對醫藥健康產業的總體信任度為78%,較去年下降4%。在2009年,生物技術制藥行業的信任度為75%,顯著高于傳統制藥行業的信任度51%,但到2015年,差距急劇縮小到幾個百分點。
“2009年生物技術制藥行業方興未艾,公眾認為它代表創新科技,信任度較高。但到了2015年,新興制藥領域的光環也在下降,這就要求相關產業作出更多的努力去增加信任度。”愛德曼中國集團醫藥健康高級總監蔡云博說。
醫藥健康行業的公眾信任度下滑,原因何在?
清華大學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國際項目部主任程峰教授認為,這是一個正常現象。
“首先我們來看一組數據:1995年到2012年的7年間,我國醫療衛生支出增加了13倍,我們國家現有650家藥廠、1.6萬多家生產企業,這個數量是世界第一的。回首過去10年,整個2013年的醫療保健市場份額已達到1955億美元,過去10年醫保產業的平均利潤是20%,每年以20%的利潤率增加,給老百姓帶來的感受就是‘看病貴’、‘藥品貴’,老百姓不滿意。”程峰說。
“隨著社會化網絡新媒體的興起,信息傳遞變得更加容易、形式也更加多樣化、信息接收時間更碎片化,卻也使得信任和維持信任變得越來越難,傳統傳播方式可能已不太適用于與公眾溝通。公眾信任度下降時,會出現一個現象:當你誰都不相信的時候,你會相信一個負面的信息。”
多名專家均在會上指出,公眾信任度下降也從側面體現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公眾對于健康的期望值有所提高。
“這對于從事醫藥健康行業所有環節的工作者來說,都是新的挑戰。”陶郁民說。
近八成受訪公眾認為醫療體系建設應“群策群力”
愛德曼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影響公眾信任度因素的五大維度中,企業運營、產品服務方面的影響力正在減弱。“這并不是說人們認為這些因素不重要,而是認為它們應該是基本要求。”蔡云博介紹,相對而言,和公眾的互動參與度、企業誠信成為最重要的兩個維度。
報告還顯示,79%的受訪公眾認為在健康行業、醫療體系建設上,應由各方合力,而不是企業、政府單方面的責任。
最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報告顯示,有近六成的中國受訪公眾認為醫藥健康行業“創新過快”。
“這是今年的調研當中最有趣的發現。”蔡云博說,“健康行業是跟創新相關度非常高的。很多人想當然地以為公眾很喜歡、接受這樣的創新,但是無論全球數據還是中國數據,不少受訪者認為現在的醫藥健康行業創新不是太慢,而是太快了。”
相關標簽:超聲骨密度分析儀
下一篇:必看!涉及醫器的五條法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