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聯系人:俞經理
電話:025-85581709
手機:13809042500

掃描二維碼
關注科進公眾號
眩暈需要做哪些檢查?TCD檢查也要做嗎?
作者:互聯網 瀏覽:132 發布時間:2020/2/24 10:57:48眩暈為臨床常見的癥狀之一,在門診患者中,被列為常見癥狀的第三位(1993年);在臨床工作中,由于眩暈的病因常難以確定,診斷及處理極為紊亂。而且,除耳鼻咽喉科疾病=可致眩暈外,它與內科、神經內科、腦外科、骨科、兒科、婦產科及精神病科的關系也即為密切,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眩暈一般情況需要做哪些檢查。
(1)全身檢查:按體格檢查常規進行,檢查雙側血壓,直立位及臥位時脈搏及血壓變化(體位改變后及時測試或3分鐘后測試)
(2)耳鼻喉檢查:應注意耳、鼻竇、及鼻咽部有無病變。檢查外耳道及鼓膜時應注意外耳道有無感覺減退,做瘺管試驗。了解有無咽反射消失,軟腭運動異常,聲帶麻痹。伸舌偏斜等異常征象;
(3)精神及神經系檢查,應包括:
①精神狀態及心理應激狀態的評估:如易興奮及易疲勞的腦功能失調,焦慮、情緒易激動,抑郁等現象的觀察;
②過度換氣試驗:被檢者坐于椅上,全身放松,張口用力快速深呼吸1-1.5分鐘,了解是否出現眩暈及類似發病時的癥狀;
③十二對腦神經及感覺、運動系的檢查;
④聽力學檢查:協助對眩暈進行定位診斷;
⑤前庭功能檢查:包括平衡功能檢查、眼球震顫、ENG檢查等;
⑥眼科檢查:有助于判斷是否為眼性眩暈;
⑦頸部檢查:對疑為頸性眩暈者,應進行頸部檢查,頸動脈竇穿刺試驗及扭頸試驗,同時做頸椎X線檢查,頸部多普勒超聲檢查了解頸血管血流情況;
⑧影像學檢查:可視具體情況做顳骨X線檢查、CT或MRI檢查,了解中耳內耳道及顱內情況,必要時做鼻竇X線拍片。對可疑缺血性腦病所致眩暈者應做經顱多普勒(TCD)及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SPCET)檢查,對腦血流疾患的診斷有很大的幫助;
a、經顱多普勒(TCD):可了解顱內血管有無痙攣、狹窄或阻塞,當血管痙攣時,血管口徑減小,遠處小動脈擴張,側支循環的擴張可導致血流速度增加,而在吸入CO2或過度換氣致血中CO2升高之后,應用TCD測試腦血管反應,可作為評定腦血流動力學的手段之一。更有意義的是:TCD檢查有時不能發現腦血流的異常變化,但有時正常的腦血流速度可伴有異常的TCD血管反應,故TCD血管反應測試更具有臨床價值。TCD的測試應該包括三項內容:a、基本狀態測試(TCD-B),了解腦血管收縮及舒張期的血流速度;b、血管反應試驗(TCD-R),通過減少肺換氣量(閉氣不呼吸1min),或吸入CO2后,測試腦血管血流速度,作為評價腦血流動力學的指標,如血流速度不增加或雙側不對稱≥20%為陽性;c、過度換氣試驗(TCD-HV),要求患者快而深的呼吸1min(每min呼吸次數不能少于30次),過度換氣可使腦血管收縮,血量減少而發生眩暈,故可以TCD測試出來如果腦血流速度減少50%,則為陽性。此外,應進行頸部的頸總動脈及頸內靜脈的多普勒檢查,以排除顱外血管病變;測試結果分析,偏頭痛代替征:TCD-B陽性,TCD-R正常或異常;自動調節障礙:TCD-B陰性,TCD-R陽性;過度換氣綜合征:TCD-B及TCD-R正常;腦血管疾病TCD-B及TCD-R異常;
b、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SPCET):為直接診斷腦血管血流灌注缺陷的方法,應用放射性核素做示跟蹤檢查,根據示蹤物的吸收情況,顯示不同的顏色,從而了解病變區域血流動力學的變化、每種顏色的級數為10%的血流差異,>20%之變化視為異常。在識別伴有眩暈的腦血流疾患時,三種TCD檢查中一項陽性者為72%,結合SPCET的發現,陽性率可達88%;
c、腦電圖檢查:必要時進行,以排除前庭性癲癇;
⑨實驗室檢查:應做到有的放矢,按病情需要而行;
⑩眩暈激發試驗:本組實驗室眩暈診斷中的重要部分,通過一些手法激發患者眩暈發作而使醫師對患者的眩暈有更多的感性認識:a、頸動脈竇刺激十秒;b、直立及坐位時轉頭,睜眼及閉眼;c、行走時突然轉身或轉頭;d、過度換氣試驗;e、頭位性眼震檢查;f、搖頭試驗;g、站立式旋轉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