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聯(lián)系人:俞經理
電話:025-85581709
手機:13809042500

掃描二維碼
關注科進公眾號
骨質疏松 用藥小于6個月相當于沒有服藥
作者:南京科進 瀏覽:127 發(fā)布時間:2017/1/11 10:53:42如果患者耐受,骨質疏松初次治療最好服藥3~5年,骨質疏松癥用藥小于6個月對骨折幾乎無保護作用。
“這些年,我鈣片吃了幾籮筐,為什么還是動不動就骨折?” 這是很多骨質疏松癥患者經常提出的疑問。專家陳國奮博士介紹,很多人都知道骨質疏松要補鈣,可是,防治骨質疏松絕不僅僅是補鈣那么簡單,公眾中仍然存在著很多認識誤區(qū),導致很多患者的防治效果大打折扣。
陳國奮特別提醒,骨質疏松癥用藥小于6個月對骨折幾乎沒有保護作用。如果在用藥一年后停藥,僅能在停藥后6個月內繼續(xù)發(fā)揮骨折保護作用。漏服一半藥物,幾乎相當于沒有服藥。如果患者耐受,初次治療最好服藥3~5年。
誤區(qū)一:防治骨質疏松只要補鈣就夠了
專家:還要補活性維生素
陳國奮說,很多人都知道,預防骨質疏松需要經常補鈣,但光吃鈣片是不夠的。“因為我們從食物攝取或直接補充的鈣,需要在活性維生素D3的幫助下才能被人體吸收。如果沒有活性維生素D3的幫助,機體對鈣的代謝就會出現(xiàn)障礙。因此,單純補鈣并不能改善骨質疏松”。
誤區(qū)二:補充普通維生素D就夠了
專家:需激活成活性維生素D3才有用
知道了除了補鈣,還需要補充維生素D。那是不是只要補充維生素D就夠了呢?不夠。陳國奮說,普通的維生素D是無法直接發(fā)揮作用的。這是因為普通維生素D需要肝、腎激活成為活性維生素D3,才能發(fā)揮作用。因此,如果肝腎功能有損害,體內轉化酶的活性降低,就會導致活性維生素D3嚴重不足,從而影響鈣的吸收和骨骼健康。“因此,對于骨質疏松癥患者,補充活性維生素D3尤為重要”。
誤區(qū)三:只有老年人才會得骨質疏松
專家:青壯年或孕婦也會得
陳國奮說,骨質疏松并非只有老年人才得。事實上,骨質疏松癥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比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等;二是繼發(fā)于其他疾病之后發(fā)生的骨質疏松,比如甲亢性骨質疏松癥、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等;三是特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比如原因不明的青壯年骨質疏松及婦女妊娠所致骨質疏松等。“因此,骨質疏松絕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誤區(qū)四:是否有骨質疏松自己能感覺到
專家:初期和中期感覺不明顯
陳國奮說,大多數(shù)的骨質疏松癥患者在初期和中期都不會出現(xiàn)異常感覺或感覺不明顯。通常情況下,當他們發(fā)覺自己腰背痛或骨折再去治療時,已經晚了。骨質疏松的早期診斷需要依靠骨密度儀及定量CT檢查來判斷。病程10年以上,可以通過X光拍片來檢查確認。因此,老年人或其他骨質疏松癥高危人群應該進行一次這些方面的檢查。
誤區(qū)五:骨質疏松癥患者只需做骨密度測量
專家:還需多次檢測骨代謝指標
陳國奮說,骨密度的升高很緩慢,一般要經過3~6個月才能出現(xiàn)可以檢測到的變化。骨質疏松分成高轉換和低轉換,對于高轉換骨質疏松癥患者,治療要以抑制破骨細胞功能藥物為主,而對于低轉換的則要使用刺激成骨細胞功能的藥物來治療。因此,骨質疏松癥患者不能只做骨密度檢測,還需要在治療前和治療中多次檢測骨代謝指標,根據(jù)骨代謝狀況來選擇治療方案。
誤區(qū)六:骨質疏松癥用藥斷斷續(xù)續(xù)
專家:用藥小于6個月對骨折無保護作用
陳國奮說,骨質疏松癥用藥小于6個月對骨折幾乎沒有保護作用。用藥一年后停藥,僅能在停藥后6個月內繼續(xù)發(fā)揮保護作用。漏服一半藥物,幾乎相當于沒有服藥。所以,骨質疏松不能滿足于一年的治療,需要進行長期治療。如果患者能耐受,骨質疏松的初次治療最好保持3~5年。
專家提醒:55歲以上和絕經后女性需定期檢測骨密度。陳國奮介紹,在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因為骨質疏松而骨折的發(fā)病率約為9.6%,其中三分之一50歲以上的女性患者會經歷一次骨質疏松骨折。常見骨折發(fā)生部位包括髖部骨折、腕部骨折、椎體壓縮性骨折。而且,骨質疏松骨折發(fā)生后,同一部位或其他部位再次發(fā)生骨折的風險也會增加,其中,首發(fā)椎體骨折后,1年內再發(fā)生率超過19%;髖部骨折后,近半數(shù)患者會再發(fā)骨折,首發(fā)髖部骨折后,再發(fā)骨折人均達2.3處。而且,二次骨折死亡風險也會升高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