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人:俞經理
電話:025-85581709
手機:13809042500

掃描二維碼
關注科進公眾號
互聯網+醫療新模式為看病難解決實際問題
作者:南京科進 瀏覽:187 發布時間:2015/6/25 11:33:13 當今社會互聯網醫療的核心價值主要是改善醫患之間關系,利用互聯網特性,改善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情況,使尋醫問藥更加便捷,改善目前就醫體驗差的情況。
6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互聯網+"行動。會議認為,推動互聯網與各行業深度融合,對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意義重大。
這對于我們創業者來說,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我是做互聯網醫療的,現在包括醫院在內的各方都在積極探索"互聯網+"的多種實現模式,較為普遍的主要有網絡咨詢、網上掛號、排隊提醒、網絡繳費以及智能查房、醫院管理信息化等智能應用。還有針對慢性病的應用管理終端,智能硬件與互聯網結合,能夠對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進行實時監測和用藥就醫提醒。
這些新模式的出現,對患者和醫生的時間進行了重新整合,減少了無效的等待時間,縮減了時間成本和精力消耗。但我認為互聯網醫療更核心的價值并不在此,而在于可以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更合理、更高效率的配置。
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新醫改的一項重要任務是通過推行分級診療制度,將大中型醫院承擔的一般門診、康復和護理等分流到基層醫療機構,形成"健康進家庭、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新格局。如何從技術和模式上分流病人?互聯網醫療大有用武之地,可以實現優質專家資源更有效率的配置,從而為大病、重病患者服務,讓北京、上海、廣州等優質醫療資源扎堆城市之外的患者,也能夠輕松地看到專家。
具體實現方式可以討論、探索,比如能不能通過網絡視頻看醫生的方式,幫助不方便就醫的大病、重病、慢病患者找到最好的專家,從而減少路途奔波?對于初次就醫的患者,可不可以在家與專家通過網絡視頻充分溝通病情后,得到更有針對性的、權威的就醫建議,一部分疾病就可以在當地醫院進行線下治療了?醫生的價值核心是他們所具有的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八小時之外,為什么不能通過自己的專業技能得到更多收入?這不也是一種創業?
目前我國大中型醫院承擔了幾乎全部的醫院職能,造成了排隊3小時看病3分鐘,患者拿著檢查單一臉疑惑地走出診室。傳統的看病,病人必須走進醫院與醫生面對面,還需要做很多的儀器檢查。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的進步,未來互聯網醫療特別是在看病這件事上,還是有很多可以期待的。
在醫療科技日益發達的情況下,預約門診,遠程會診的移動互聯網醫療方式終會實現。
上一篇:網絡醫療模式顛覆傳統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