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人:俞經理
電話:025-85581709
手機:13809042500

掃描二維碼
關注科進公眾號
老人晾衣服右髖部骨折 因患有骨質疏松
作者:南京科進 瀏覽:415 發布時間:2015/7/9 10:24:56 一般情況下,大部分老年人平日活動量不大,走路時也是小心翼翼,過馬路都會有熱心人攙扶,于是,如果不小心扭傷或者是跌倒,年輕人也不會很重視,以為就是意外的外傷。這里,要注意,一旦老人有外傷,我們首先要想到是骨質疏松引起骨折的這種可能性,以防治療不及時造成更大的傷害。
記者走訪清遠多家醫院發現,類似的問題在各大醫院是"家常便飯",基本上是詢問老年人發生骨折后應該如何處理?是否一定需要手術治療?
鄧伯今年90多歲,白天在陽臺晾衣服時不小心摔倒,右髖部著地,隨即疼痛不已,活動受限,右下肢無法站立和行走,由于當時無昏迷惡心嘔吐等現狀,鄧伯自行外用跌打酒治療,但疼痛仍未好轉。在家人的堅持下,鄧伯被送到醫院就診,攝片后被診斷為"右股骨頸骨折"。
一般而言,上了年紀的病人一般不適合做骨折手術,風險較大,恢復比較慢。但這次破例了。
經過醫院骨科專家的研討、論證,最終拿出手術方案。醫生斷定鄧伯右髖骨已經破碎,只能用金屬做的假體右髖骨將其代替。不久后,高齡的鄧伯又可行動自如了。據了解,這是清遠市醫學史上的一個奇跡。
骨折后應原地不動,等候救援
鄧伯的骨折在醫學上叫做脆性骨折,這是一種日常在無外傷或較輕微外傷情況下引起的骨折。
記者了解到,脆性骨折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它是骨質疏松癥最嚴重的后果。老人因為骨質疏松導致骨量降低、骨組織微細結構破壞,使骨脆性增加,極易發生骨折。脆性骨折主要發生在胸椎、腰椎、髖部及前臂。
5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15%-17%的人有椎體壓縮性骨折,不僅影響身高,而且還會腰疼,有的人自己都不知道,以為人老了就會"縮"了,其實是椎體脆性骨折造成的。
事實上,老年人由于活動量不是很大,外傷多是扭傷或跌傷,很多人覺得受傷輕,也不是很痛,就認為只是傷了筋沒大事。老年人多有骨質疏松,受到外傷時首先要想到可能會發生脆性骨折。如果骨折了還繼續活動或站立行走,很可能引起骨折移位,加重軟組織損傷或造成繼發血管神經損傷。
因此,醫生建議,老人受外傷后,不論受傷輕重、是否有嚴重疼痛,最佳的應急處理辦法就是呆在原地保持受傷部位穩定不活動,同時呼救等待救援,經醫生檢查排除脆性骨折后才能站立或行走。
如果上面提到的那位老人當時聽了醫生的話,骨折是不會進一步移位的,這樣就可以采取保守治療或簡單內固定治療。
椎體壓縮骨折手術與否視情況而定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多發生于胸腰段椎體,輕度的直接、間接暴力或肌肉強烈收縮即可造成骨折,常導致脊柱變形,造成長期慢性腰背痛。
椎體壓縮骨折是否需要手術治療?專家表示,"這要看患者的情況。"市人民醫院提供的資料顯示,保守治療主要適用于單純壓縮性骨折,壓縮小于椎體高度40%、后凸角度小于20%、不伴脊髓神經損傷的穩定性骨折及高齡、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術的不穩定性骨折。
治療的主要原則:臥床休息6-12周,佩戴支具3個月,服用止痛藥物,使用抗骨質疏松及促進骨折愈合藥物,日光照射及適當腰背肌功能鍛煉等。
上述專家介紹,近年來,經皮椎體成形術及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打開了微創治療椎體壓縮骨折的大門。
這兩種方法能迅速止痛并恢復椎體的高度和強度,術后可以早期下地行走。術后配合藥物治療、早期活動及防止摔倒等綜合措施,能有效降低長期臥床導致的并發癥,恢復椎體形態,糾正后凸畸形。
無論是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都存在適應癥、禁忌癥及相應的并發癥。而且很多患者年齡較大,存在著身體狀態不佳、再發骨折幾率高、并發癥合并癥多等治療上的難點,所以一定要重視骨折的預防和骨質疏松的防治。
醫患以及家人都要加強對骨質疏松的重視程度,骨質疏松骨折一旦未治療,很可能會發生再次骨折,為了避免更大的傷害,南京科進建議骨質疏松患者定期做骨密度檢測,接受有效治療。
相關標簽:骨密度儀生產廠家
下一篇:拔罐幫你巧妙對抗空調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