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人:俞經理
電話:025-85581709
手機:13809042500

掃描二維碼
關注科進公眾號
骨密度儀:骨質疏松光靠補鈣堵不住骨量流失
作者:南京科進 瀏覽:90 發布時間:2016/12/20 11:39:20 我國有7000萬骨質疏松患者及2億低骨量者;在50歲以上人群中,20%的女性和15%的男性飽受該病困擾。從嚴重程度來看,骨質疏松被稱為“寂靜殺手”,沒有明顯的預警信號,很容易被忽視,通常首發癥狀就是骨折。
問:骨質疏松和骨松骨折的表現有哪些?有沒有值得注意的預警信號?
答:早上起床一伸腿就抽筋、用手拉窗戶使不上勁、拖地的時候感到腰痛、開始有些駝背等,都可能是骨質疏松的信號。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絕經后的女性,最好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BMD)檢測,以便早診斷早治療。
患者出現骨松骨折的常見癥狀是骨痛,特別是沒有誘因的腰背疼痛,比如一翻身、一站起來、一活動就疼得厲害。一旦有這種癥狀,建議到骨科就診,通過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確診。
問:骨質疏松的治療誤區有哪些?嚴重骨質疏松患者應該怎么治?
答:很多人認為,治療骨質疏松就是吃鈣片、曬太陽、喝牛奶、多運動,這些都是不全面的。還需要根據每個人的年齡和疾病進展情況,進行綜合治療。
治療嚴重骨質疏松,單純補鈣用處不大。打個比方,人體的骨骼相當于一座建筑物,鈣相當于水泥、砂石、鋼筋等原材料,骨質疏松就是拆得太多,建得太少。此時,一味補鈣只是搬運原材料,如果沒有“建筑工人”施工的話,還是沒有用。補鈣過多,甚至一天補充一兩克,還可能造成其他營養物質丟失。有嚴重骨質疏松甚至已經發生骨折的患者,要用藥物減少骨量丟失并促進骨的形成。這類藥物相當于“建筑工人”,能夠增加血清中的鈣濃度,讓骨頭對鈣的吸收有所增加。
針對嚴重骨質疏松患者,增加骨強度,預防再次骨折是治療的首要目標。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骨質疏松藥物主要包括抗骨吸收藥物和促骨形成藥物,即“節流”和“開源”。前者阻止骨量進一步流失,后者幫助患者“長新骨”。針對多次骨折以及骨量很低的老年患者,“節流”治療不能完全滿足患者需求,通過藥物治療重建新骨,可減少中重度骨折的患病幾率。
問: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是否會導致骨質流失過快,我們該如何提早預防骨質疏松?
答:生活習慣幾乎對所有慢性病都有影響,骨質疏松也不例外。美國的研究顯示,抽煙容易導致骨質疏松,進而發生脊柱椎骨骨折;每年多抽一包煙,骨密度約下降0.4%,出現骨密度下降的煙民平均每年抽煙46.9包。挪威的研究顯示,不愛運動、久坐可能與骨密度降低有關,尤其對股骨、髖骨等影響極大。瑞士和荷蘭的研究發現,大運動量配合大量蛋白質攝入的青少年骨頭更粗更硬,有預防骨質疏松的作用。但影響骨質疏松的各種因素重要程度不一樣,最好避免吸煙、不愛運動這些危險因素。
如果把骨量比作一個水庫,對于已經骨質疏松的患者來說,水都快丟光了,此時再修補大壩堵水庫,費力氣、效果差。因此,從小就要有意識地多喝奶,多吃水果蔬菜,經常曬太陽,加強鍛煉,這相當于往水庫里蓄水,同時加深水庫容積,即使到老了也不怕水丟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