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人:俞經理
電話:025-85581709
手機:13809042500

掃描二維碼
關注科進公眾號
中老年人隔兩年宜做骨密度檢查
作者:南京科進 瀏覽:125 發布時間:2016/9/6 13:32:25很多50歲以上的人經常感到渾身疼痛。專家說,骨質疏松是老年人群中一種常見的疾病,它是一種全身性骨骼的代謝性疾病,以骨量減少、骨組織細微結構發生退化,松質骨骨小梁變細、斷裂、數量減少,皮質骨變薄為特征。
骨質疏松會使骨骼脆性增加,從而增加發生脆性骨折的風險。專家說,腰椎、腕關節和髖關節是發生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
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報告顯示,在中國內地目前50歲以上的群體中,有大約7000萬人患有骨質疏松癥,每年68.7萬人因此發生髖部骨折。在世界范圍內,骨質疏松導致每隔3秒就有一個人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每年導致超過890萬人群的骨折。中國2006年用于髖部骨折治療的費用在63.5億元以上,日本在2002年的費用達65億美元。
絕經女性可通過年齡和體重篩查風險
骨質疏松被稱為“靜悄悄的病”,專家說,很多人通常忽略了骨質疏松的癥狀,發現時已經產生了骨折。“并不是骨頭斷掉才叫骨折,”專家解釋說,“當骨骼的壓縮高度超過10%就屬于骨折。”
專家提醒,中老年人出現以下情況要進行骨質疏松檢查:全身疼痛,說不出具體的疼痛點;腰背部、髖部和四肢疼痛,并沿脊柱向兩側擴散;白天疼痛較輕,夜間休息、翻身時加重,清晨醒來時最痛,甚至出現腿部抽筋;用力咳嗽、彎腰運動、久坐大便時疼痛也會加重。
專家說,骨質疏松的發病與年齡密切相關,50歲以上的男性、45歲以上的女性是骨質疏松的高發群體。
“較早絕經的女人骨質疏松的可能性大。”專家說,女性絕經的正常年齡在48-52歲之間,絕經后5年丟失的骨量達到女性一生丟失骨量的三分之一。
專家還指出,骨質疏松家族史、吸煙、過量飲酒、體重過輕、類風濕性關節炎、甲亢、使用含激素的藥物、安眠藥,也是骨質疏松癥和骨折的高風險因素。
專家建議,達到骨質疏松高發年齡的人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隔兩年做一個骨密度檢查,判定骨量有沒有減少。絕經后的女性可用體重和年齡自行計算骨質疏松的危險程度,計算公式為:[體重(千克)-年齡]×0.2。計算結果小于-4為高風險,在-4到-1之間為中度風險,大于-1為低風險。
及早預防可以延緩骨質疏松的發生
數據顯示,超過80%的脆骨性骨折患者并沒有被正確診斷和治療骨質疏松,很多人因此遭受脆骨性骨折而導致殘廢,它不僅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也給家庭帶來巨大的負擔。
專家提醒,中老年人出現骨痛的癥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切不可忽視。他還指出,抗骨質疏松藥物的選擇因人而異,要考慮患者的年齡、有無基礎病、有無過敏史等,所以患者一定要找專業醫生診斷,不要效仿他人隨意用藥。
專家強調,原發性骨質疏松是機體老化的表現之一,通過及早預防,可以延緩它的發生。為此,他建議中老年人每天曬20分鐘左右太陽,在紫外線照射下,人體自身能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優質蛋白質對補鈣也很重要,專家建議中老年人一頓吃2兩雞肉或魚肉。
針對常見的補鈣誤區,專家指出,老人家常用來補鈣的豬骨湯對補鈣作用不大,因為豬骨的鈣不易融,煲不出鈣來。
此外,長期堅持鍛煉也能預防骨質疏松,專家說,對中老年人而言,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方式,可以防止關節損傷,建議每天運動45分鐘到1小時,每周至少有3至4次較大的運動量。專家不建議45歲以上的人爬山,這項運動反而對骨骼有損害。
相關標簽:骨密度儀廠家